重铬酸铵 分析纯、工业级、标准溶液 CAS号:7789-09-5分析纯 工业级 99%含量;500g/25kg/槽车
重铬酸铵((NH₄)₂Cr₂O₇)是一种橙红色结晶性无机化合物,具有强氧化性。其晶体呈针状或片状,可溶于水,水溶液呈酸性。该化合物在常温下相对稳定,但受热易分解,甚至在剧烈条件下可能发生自燃或爆炸。
分子量:252.07 g/mol
密度:2.115 g/cm³
溶解度:易溶于水(36 g/100 mL,20℃),微溶于乙醇
分解温度:约180℃(分解时产生氮气、三氧化二铬和水蒸气,并伴随剧烈膨胀)
重铬酸铵的氧化性极强,与还原性物质(如有机物、硫化物、金属粉末等)接触可能引发剧烈反应,甚至爆炸。
工业上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制备重铬酸铵:
铬铁矿碱熔法
铬铁矿(FeCr₂O₄)与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在高温下焙烧,生成铬酸钠(Na₂CrO₄)。
铬酸钠溶液经酸化转化为重铬酸钠(Na₂Cr₂O₇)。
重铬酸钠与氯化铵或硫酸铵进行复分解反应,结晶得到重铬酸铵。
重铬酸钠与铵盐反应法
将重铬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或硫酸铵混合,发生离子交换反应:
Na2Cr2O7+2NH4Cl→(NH4)2Cr2O7+2NaClNa2Cr2O7+2NH4Cl→(NH4)2Cr2O7+2NaCl通过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获得纯品。
实验室中通常采用重铬酸钾与硫酸铵的复分解反应制备,再经重结晶提纯。
由于受热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(N₂、H₂O等),历史上曾用于制造"火山反应"演示实验和某些烟火特效。
在早期摄影闪光粉和军用发烟剂中也有应用。
作为媒染剂,帮助染料更好地固着在纤维上。
在皮革鞣制过程中用于铬鞣剂的制备。
在有机合成中作为强氧化剂,用于醇→醛/酮、烷烃→羧酸等反应。
某些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。
曾用于木材防腐(因环保问题已逐渐被淘汰)。
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用于钝化或蚀刻。
分析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滴定剂。
用于制备其他铬化合物(如Cr₂O₃)。
重铬酸铵属于高毒性、强氧化性、致癌性物质,使用时必须严格防护:
吸入:粉尘或分解产物(CrO₃)严重刺激呼吸道,长期接触可能致癌。
皮肤接触:导致皮炎、溃疡,六价铬化合物可经皮肤吸收。
摄入:极少量即可造成肾脏损伤,致死剂量约5-10g。
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,佩戴N95级防尘口罩、护目镜和防化手套。
避免与有机物、还原剂、酸类物质接触。
工作场所应配备应急冲洗设备。
密封保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处,远离可燃物。
与还原剂、酸类、金属粉末隔离存放。
包装容器需标注"氧化性固体"和"有毒"警示标志。
由于六价铬(Cr⁶⁺)的剧毒性和致癌性,重铬酸铵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:
欧盟REACH法规:严格限制六价铬化合物的工业应用。
替代技术:
纺织业:采用无铬媒染剂(如铝盐、钛盐)。
皮革工业:开发无铬鞣制工艺(如醛鞣、植鞣)。
氧化反应:改用过氧化氢、高碘酸钠等更环保的氧化剂。
尽管环保限制日益严格,重铬酸铵在特定领域仍不可替代:
高纯应用:半导体、光学镀膜等高端领域仍需高纯度铬化合物。
闭环工艺:开发铬回收技术,实现工业流程的零排放。
安全改性:研究稳定化处理技术(如制成缓释型复合物)。
支持定制、支持出口、危包商检广东大小化工有限公司销售经理:吴丁香 联系电话:13232379394(微信同号)